中学部2024-04-01 16:00:57
全人活动|“幽默主题”:幽默是否应当设限?
幽默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调味品,它能拉近彼此的距离,缓解紧张的气氛。然而,幽默是否有边界,是否应当设限,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,在本周的全人活动课程上,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在活动中共同探讨了这个问题。
教师引入本节课讨论话题
在课程开始之初,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大数据筛选出的“最让人介意笑话Top20”,并提出问题:“如果你遇到有人以“善意”的幽默为由对你开这些玩笑,你会怎么想?”同学们的答案都是的感到不舒服、生气、尴尬等。在这一话题的启发下,同学们都开始关注起幽默的边界感问题,也对这一话题的探讨充满兴趣。
同学们讨论并思考
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不设限的幽默带来的负面影响,在课程中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探讨了两个案例,同学们在看完这两个案例后,更加确切的体会到不设限的幽默不仅是一种冒犯,更严重者甚至会酿成祸端。
观看视频和分析材料
活动至此,幽默应当设限在同学们中已经达成共识,但大家对于幽默的分寸感的把握仍不准确,因此我们的探讨话题来到了“什么玩笑不能开?”,对于这一问题,同学们的答案各不相同,但每位同学也都言之有理,他(她)们给出了例如:种族、性别、宗教、残疾、弱势群体、男女关系、年龄等许多个方面的答案。
学生发表观点
观看他人的事例虽能明理,但与同学们的生活仍有距离,因此我们进行了“树洞游戏”:学生将自己听到过的无法接受的玩笑话写在纸条上,并匿名投入“树洞”,任选两名同学上台,随机抽取纸条并设置情景将这句话演绎出来,由承受者来讲述自己听到这些话的感受。在演绎过程中同学们也发现了一些平时自己未曾察觉,但却给他人带来困扰的不恰当“玩笑”,表述自己感受的几位同学们也都感到被冒犯、受到伤害等。
学生书写自己无法接受的玩笑话
学生进行情景演绎
通过这次演绎感受,同学们对幽默应当设限的感受更加深切,在老师的带领下,同学们总结出本节全人活动的收获:玩笑如果失去底线,就可能会伤害到他人的感情。在交流中,我们需要尊重他人,考虑到对方的感受,避免说出可能会冒犯或伤害他人的话语。
学生积极发表观点
在课程的最后,老师也为同们提出了幽默的“三不原则”和“三因原则”,即不强求、不低俗、不累赘;因地制宜、因时制宜、因人制宜。
学生认真听讲
通过本节课程,同学们更加明白了幽默是一种美好的品质,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,拉近彼此的距离。然而,幽默也需要设限,我们需要在表达幽默时尊重他人,避免伤害到他人的感情。只有这样,我们的幽默才能真正成为人际交往中的调味品,而不会变成伤人的利刃。